大家好,我是千妈。
从千寻出生后的亲子共读,到绘本馆给更多孩子讲故事,再到开办阅读讲座、主理阅读课,我在阅读这件事上深耕了七年。
你们猜,这七年里,我听过来自家长最多的疑问是什么?
不是孩子什么阶段读什么书最有帮助,也不是怎么给孩子读书,而是:
面对家长的疑惑,大多数阅读号会给出一个安全的回答:
阅读是长期浸润的过程,不断播下种子,迟早有天会发芽开花。
你有没觉得,这个“答案”就像我们平时常听的人生道理,听上去哪儿都对,听完又觉得很空洞。
为什么空洞,因为它不够真实。
真实是“阳光、水、合适的肥料,任一要素都会影响种子的成长,并不是播下去就能长好。”
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对一件事的简单重复,而是要讲方法。
长期坚持多读书肯定没错,博览群书能让孩子界面更好,但仅仅量管够,还无法抵达“良好输出”。
这点上,发达国家的教育者们走得更快,或者说认识更清醒。
▲ 图源:网络
Reading Response 在国外很火,老师、家长都在用,因为它确实达成了一个目标,就是:
大人不用太费神,孩子的阅读就能变得更有效。
你只需打印出这些卡片,在平常阅读中时不时用起来就可以。【模板我已经帮大家备好了,文末有提取方式】
我和千寻精读时常常用到卡片上的问题,发现对她的思维、表达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。于是开发阅读课时,我把Reading Response 也融入到了课程里,试课孩子们的反馈也很好。
接下来,我就结合自己在课程设计上的体会,把最常用的8张Reading Response 阅读卡做个呈现,希望带给大家实实在在的帮助, 而不是“空洞”的鸡汤。:)
以简单的绘本为例,孩子读完,并不代表就清楚了故事脉络,他的小脑瓜里只是感受,感受这东西你也知道,很缥缈,很难说得清。
这就是很多孩子读书不少,却依然做不好阅读理解的原因。
阅读理解要的不是感受,是总结和分析。
Story Map能帮孩子厘清思路,让缥缈的感受落地。
图中五个气泡对应人物、场景、事件、问题和解决,气泡里的问题很简单,孩子基本都能回答。
记住,答案不是目的,目的是让孩子养成整理思路的好习惯。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5W1H是对Story Map的细化,谁(Who)、何时(When)、何地(Where)、何事(What)为何(Why)、过程如何(How),是不是很熟悉?就是作文六要素嘛。:)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我和团队伙伴在设计课程时做了改进,让[略显严肃]的六要素化身可爱小精灵,小精灵被老巫婆抓走了,小朋友需要找到小精灵,把它们送回故事王国。孩子在好玩的互动中就掌握了六要素,写作基本功轻松搞定!
▲【阅读课视频截图】
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讲起故事来溜溜的,我家孩子却结结巴巴怎么也讲不清?不要再责怪孩子表达力不好啦,真的就是缺少练习而已!
读完故事,用这张图问问孩子“首先发生了什么,然后,最后呢?”只要常做时间线的整理练习,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复述故事,同时思维也会变得更有条理。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设计课程时,我借助Thinking Maps流程图,实现了这一目标,不要小看这小火车样的时间线整理图,它解决了表达最大的难点:思路清晰,如果你希望孩子口才好,一定要多加练习。:)
▲【阅读课视频截图】
很多爸妈为孩子的“流水账”作文发愁,写“流水账”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缺乏丰富描绘的能力。
Character Profile可以帮孩子在阅读中建立“丰富描绘”的能力,读完故事想一想,主人公的外貌怎样,个性如何,擅长什么,优缺点是什么,书中其它人物是怎么看待主人公的?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设计课程时,我做了改进,把Character Profile里的问题,与Thinking Maps气泡图和写作中的“五感法”融合,孩子们很轻松就学会了丰富描绘人物(or事物)。
▲【阅读课视频截图】
关于独立思考培养,我写过很多文章,有推荐相关绘本的,也有聊方法的,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写,是因为深知这个软实力对孩子将来发展影响很大。
传统教育让我们像“海绵一样”吸收知识,很少提供机会让我们学习质疑、分析、反思信息。但如今这个世界不再是缺少信息,而是信息过载,孩子今后面临的世界信息只会更多,拥有独立思考能力,才不会沦为“被人牵着鼻子走”的无效努力者。
Fact or Opinion通过引导区分书中哪些是Opinion(观点),哪些是Fact(事实),来帮孩子建立独立思考能力。
比如绘本《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》里,“我根本不想吃小猪!”是大野狼的观点,事实真的如此吗?这就需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去思考。【想看详解可戳☞《这本炸出孩子思想火花的书,太适合精读了,我必须推荐》】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KWL是针对知识科普类童书(Non-fiction)非常有效的阅读工具,K表示What I know已经知道的信息;W表示What I want to know想通过阅读了解的信息;L表示What I learned我学到的信息。
我们可以在阅读前,跟孩子讨论K和W,已经知道什么和你想要知道什么,读后再聊聊L,学到了什么。
这样做,能大大提高孩子抓取信息的能力,日后遇到非虚构阅读理解和作文,就不会太吃力。(大语文后,非虚构占比越来越大,大家一定要有从小培养的意识,否则孩子后期很容易跟不上)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今年教育界最火的“段子”,应该就是唐校长在两会上的发言了:
说得真好!相信很多爸妈都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段话,千妈也深以为然,尤其对“问题解决者”很有感触,明明是最重要的社会技能,我们的孩子却少有机会学习。
也难怪,现在孩子物质不缺,爸妈又照顾有加,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几率实在太小,那么建议大家,先从阅读中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做起!
故事中都有遇到各种问题的主人公,很多问题也是孩子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。Problem&Solution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找出故事人物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,当然,孩子也可以自主发挥,想想别的好主意。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设计课程时,我也用到了Problem&Solution的理念,通过引导孩子梳理故事主角遇到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,来帮他们习得“遇到问题不退缩,与其抱怨不如寻找解决方法”的理性思维!
这也是近年教育界非常重视的“成长型思维”(Growth Mindset),拥有Growth Mindset的孩子,不会动不动就抱怨“妈妈,我不会,我做不到”,他们做事不容易放弃,能从过程中享受乐趣,复原力更强,成为学霸的几率也更高。
▲【阅读课视频截图】
未来一切机会几乎都会来源于跨界创新,而每个行业闭环里,了解相关职能的特性也才能使得工作畅通无阻,所以,跨界思维是未来人才的刚需。
Make A Connection的目标,就是在阅读中激发孩子的跨界思维。
读完一本书,鼓励孩子再想想,书的内容和我自己有什么联系吗?或者,和其它书、电影,乃至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有什么联系……
▲【文末可下载】/ Reading Response模板
EASTWEST
这八张阅读卡,如何来使用呢?千妈的建议是:
//【4岁前】
视孩子接受度使用,缺乏共读经验的孩子可能会排斥,当孩子排斥时,我的建议是“停止”,这表示你的孩子还没做好进阶准备,此时我们要做的,是耐心等待并增加日常共读交流。
//【4-6岁】
你可以把阅读卡打印出来,在精读时根据你想达成的目标选择不同卡片使用。这时候的孩子,大多还不会写字,主要通过口头交流来完成阅读卡的问题,偶尔也可以鼓励孩子画出来。
做好了这步,孩子日后写读书笔记会异常顺利呢。
//【6岁+】
学龄后的孩子,具备了书写能力,你可以引导他在阅读卡上做记录,养成这个好习惯后,孩子的阅读和输出能力会发生质的变化!
看到这儿,可能还有些爸妈心存疑虑:
你大可以放心,用好问题触发孩子思考、提炼信息的精读,不但不会破坏阅读体验,反而能帮孩子读出更有趣的东西,获得更深刻的体会。
当然,最厉害的伴读妈妈,是能把精读做得更不露痕迹的。
自己先熟悉Reading Response ,然后在共读交流中,自然地穿插使用,孩子感受不到一丝刻意,却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思考边界,这就是咱们武术中说的“无招胜有招”啦!
你是这样的高手妈妈吗?不是也没有关系哦,当你开始使用Reading Response,就已经为孩子的有效阅读尽一份力。:)
千妈小福利:
为大家准备好了Reading Response打印模板【不止8张常用款,更有其它进阶款】,麻烦点下在看、赞、转发一下文章,然后在公号后台对话框回复 阅读卡,就可以提取啦。
领取资源记得先点个“在看”啊~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东西儿童教育):你真以为每天给孩子讲绘本,孩子就有收获?